哥打丁宜縣內共擁有華裔學生較多的國中計有如下 :
1) SMK TUN HABAB
2) SMK LAKASAMANA
3) SMK BANDAR
4) SMK KOTA JAYA
5) SMK SRI SAUJANA
6) SMK TANJUNG DATUK (邊嘉蘭)
我們華小的畢業生,除了極少部份是選擇私立或獨立中學就讀,餘者皆進入國中就學,因此就讀于國中的華裔學子將來畢業後,可謂是華社,國家重要的資產. 這群學生的素質將對我們族群,國家起著很大影嚮, 但是遺憾的,由於華社對於華小及獨中教育發展關注程度遠勝於一切,甚至就此產生了某些迷思. 國中華裔生面對的問題也因此常被忽略. 哥打丁宜國中華裔生所面對的問題同樣鮮少被題及,同學們心中無助的期盼,更待何時方出手?
華文教師嚴重短缺, 時至今日尚無法提供解決之道, 實是難於接受. 哥打丁宜縣內國中華文班沒有一位是全職的華文課老師, 這顯然已讓家長及學生失去了耐性. 怨聲彼起彼落,一句 “說要大家學習華文,SPM 要報考華文,可是哦! 華文班在那裏?老師在那裏? 真叫我們不知如何面對才好. 日前正值STPM學生報到,同學們報考了華文而沒有華文課的窘境再次發生,這道習題真難解! 為了暫時解決眼前的難題,教育局和我們不得到處尋求退休老師或是小學任教老師到中學代課. 坦白而言,我們不得不對老師們在負擔加重之下,對教學的品質置疑. 這些代課老師是否能夠應付應考生的需求呢? 如此缺乏老師,究其原因是沒有人願意當華文老師?教育部缺少了誠意解決? 這就留給大家去判斷. 我們呼吁及冀望教育部能夠即刻處理,在最短的時間委派 3至4名全職華文課老師到哥打丁宜執教 (可從5月份結業師訓班中委派),以解燃眉之急.
精明中學招生偏差 ,再三的發生. 教育官員小拿破倫行事態度只會讓社會大眾反感,最後誰該收拾殘局. 回顧 2008年初某精明中學新學年招生總新生人數計達200名,而非馬來學生只佔大約20幾名,很多華小畢業生雖UPSR成績達6A者,皆被拒于門外,縱使家長們已多次向有關當局提出申訴,但都不得要領. 據縣教育局的解釋,有關學校只招收UPSR全科A的國民型小學畢業生,但是我們切發現有不少的巫裔學生只據有 3A 的成績也可被錄取. 哥打丁宜家長及學生面對如此招生制度,試問能夠認同嗎? 教育機會公平性的置疑又多一筆.
華文課程委員會及華文學會推動學術和其他活動皆面對經費問題; 哥打丁宜華文課程委員會似乎每每在舉辦一些活動或委派代表參與州際華文課委會活動時都面對經費來源的困擾. 據消息告知,縣教育局沒有預算可輔助,而帶隊老師只能夠以車資補貼方式變相津貼,但是學生費用很多時候自負.這可從近日我們被請求贊助他們活動經費而略窺究竟. 我們認為從長計議,這些對我們華文課委會及華文學會的活動和發展都不利. 教育部在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及資源公平分配的原則下,應當有個好的輔助制度,更有系統管理有關的經費,以免活動經費的籌措壓力,有阻課委會和學生的熱忱.
常言道”教育是興幫建國之基”, 華社格言”再窮也不能窮教育”, 教育始終是大家的堅持. 華小,獨中發展故然重要,但且勿忘了重要的一群”國中華裔生”, 別叫他們再次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