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2, 2009

咖啡店的交談

日前某友到山城與廣明會面, 席間談起馬華,談起政治, 他說;




1. 我沒有任何政黨傾向, 第10 屇大選前投票, 都是DAP. 第11屇大選厭倦了, 特趕回馬六甲, 終投下馬華一票, 結果國陣大嬴.


2.第11屇給國陣信任委托, 但是沒有珍惜, 12屇大選人民思變,國陣失勢.



3. 民聯 執政五州, 新的平臺,新的期望. 有希望必有失望, 民聯執政不如期望, 除了失望還是失望.



4. 對民行失望, 對馬華也沒有厚望.



5. 2006 年百年大水災, 馬華給我好印象. 團結救災展力量.



6. 華社鞭策, 實在叫人太失望. 面對現實, 自強自壯仍有希望.



7. 活在過去, 歷史肯定使你絕望.



8. 重新定位須是民之所向. 華社有責對你還有稀望.



9. 道義擺中間. 透明,民主,制度先憮內.



10. 為民請愿, 有智也要勇. 誠心改變喚認同.



最後他留下一句, 政治是'凝聽他人的需求, 解決他人的問題, 給予他人有期望......... "



我不知馬華給人是否還有期望, 唯有改變, 去幹, 實幹方生存有望......

Monday, December 21, 2009

期许

哥打丁宜是個寧靜的山城,從開埠來山城人民靠山,靠水,靠老天爺討飯. 在港腳時種植大量甘蜜,爾後錫米,伐木,橡樛讓山城欣欣向榮,馬華公會市區支會在創黨會長已故敦陳慎祿的親臨鼓勵及協調下成立,從此在哥打丁宜華社展開活動. 初時像其他地區一樣, 為華裔副利工作為首要目標,嚮應了馬華當時售買副利彩票為出發, 獨立初期同樣的極積協助哥打巿民申請公民權. 在60年代依樣的面對社陣的挑戰, 這時期可謂馬來西亞華族政治生態的新分水嶺, 華裔在政治認同上開啟了兩種不同信仰. 其一是維護獨立精神,各族分享政權. 其二是以勞工社會意識形態而斗爭. 70年代, 社陣在不得以情況走入歷史, 社陣留下的板塊就由新政黨起而代之,如此格局發展至今. 山城的社陣退出舞台後似乎只剩下國陣成員黨極積活動,在野的只有像征性的回教黨及後來的人民公正黨, 活動的範圍也多在馬來社群, 可能是這個原因, 山城華裔對馬華領袖的要求特嚴格. 馬華公會從巿區支會開始發展至今, 哥打丁宜縣內擁有三個區會, 即哥打丁宜區會, 東南鎮區會及邊佳蘭區會, 會員總數大約是7500位, 佔山城華裔人口40%左右, 也許如此身為縣議員的往往可能就是巿民申訴的對像, 不管是合理或是嚴苛您都必須接受. 縱然馬華縣議員在哥打面對這些壓力,但是我們不但坦然更是欣然接受,因為大家都清楚自已的責任,都竭尽所能。

從50年代至今, 我無法否認的是山城的馬華公會曾有令華社傷痛的時候(或是過去某些人作為讓您失望, 受傷) , 但是一路走來, 馬華公會在山城也應該算是小有苦勞吧? 請不要一竹竿打翻整船人,若真有熱血願服務社眾的, 我們都應該不吝給予肯定及鼓勵. 我有時候真的很難理解, 山城市民對馬華的感情是那麼茅盾, 言論上傾向反對黨絕對讓您失望,需要的時候馬華卻是他申訴的對像. 想想这似乎从过去至今都是如此, 至少到2008年3月8日.

今天, 馬華需要革新和改變, 但卻是不幸又陷入新的紛爭,黨政失焦, 面對未來的大選更是嚴峻, 作為基層的更是無法面對選民眾多???? 前面的時局將如何變化, 我們沒有如來佛祖的法力, 但是當前馬華的問題要立即解決是全體黨員的期盼及共識. 我們都相信領袖彼此都有勇氣面對黨員及群眾. 領導上有信心危機, 就必須重新尋求新的委托. 若果對自己的領導有信心又何懼代表的重新評估呢?

馬華全體黨員士氣必須重振,領導層必須尋找新的認同, 這是基礎, 否則我們又有什么條件面對未來???????